在2022年年初,小米就在印度屢屢被罰。而到了7月初,則傳來了vivo在印度被查的消息。在各位看客為小米松了一口氣之后,7月16日,外媒報道小米在意大利被處以320萬歐元的罰款,折合人民幣約2176萬元人民幣。
2022年1月,小米印度公司被印度財政部指控逃稅,并且收到了65.3億盧比的罰單,折合人民幣約5.5億元。指控內容是:小米對于海外進口的手機和配件,申報關稅時未上報進口產品的專利版稅和授權費。
在2022年4月,小米的印度子公司資產被扣押,指控內容是:小米集團以假冒成支付版權費的方式,非法匯款給國外。涉及資產555.13億印度盧比,折合人民幣48.06億元。
據了解,小米在進入印度市場不足10年的前提下,在印度市場年利潤峰值僅3億多,多次的罰款真的是非!耙。
而此次在意大利,小米受到的指控來自競爭管理局,原因是保修期內劃痕等其他輕微缺陷,小米拒絕維修。
與印度針對中國手機企業接連罰款不同,意大利競爭管理局近年對對蘋果、亞馬遜、三星、谷歌等國際公司都開出過罰單。而在世界范圍內,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品牌間的官司和巨額罰單是世界級品牌的一種“認證”。我們都知道,長久以來,手機行業巨頭企業蘋果官司不斷——2019年時,蘋果向高通支付了45億美元的專利費,此戰甚至可以被稱為“世紀訴訟”。2022年1月份,蘋果與愛立信又因專利侵權糾紛開始了訴訟。
但蘋果在罰單方面的成就卻并不是那么有名,其實他更是一馬當先,在2022年1-3月,僅僅在荷蘭,蘋果就連收10張罰單:每周一張500萬歐元的罰單,直至蘋果給出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來解決App Store的支付方式問題。當然,蘋果其他的月份也不閑著,而最近,就在7月19日,蘋果又收到了來自俄羅斯聯邦反壟斷局關于App Store應用商店市場的主導地位、違反了反壟斷法的罰單,具體罰款金額還未確定。之前,因蘋果拒絕在俄存儲用戶iCloud數據,已經被俄法院罰款200萬盧布(約21.6萬元人民幣)。
很多人不敢說,在罰單上,小米憑借印度方面的“青睞”,至少在2022年里,已經可以和蘋果一較高下了。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,侵權必究。